以色列准备全面占领加沙,这一决定由总理内塔尼亚胡提出。他认为,只有全面占领加沙,以色列才能保证安全。8月7日,他将把这一决定提交国会讨论。一旦通过,以色列军队将开进加沙,哈马斯将彻底失去生存之地。
以色列选择此时行动的原因既有国内因素也有国际因素。在国内,民众因观看了一段视频和一张照片后情绪爆发。这段视频和照片由哈马斯公布,画面中一名骨瘦如柴的人质清晰可见,从2023年10月至今,这名男子还能活下来堪称奇迹。哈马斯展示了他被迫挖掘坟墓的场景,威胁说:“你活着就给自己挖好坑,死了就把你埋在这里。”哈马斯此举本希望获得国际支持,却遭到了强烈谴责,引发了以色列国内的愤怒。部分人认为应不惜一切代价与哈马斯达成协议救回人质,更多人则认为必须彻底消灭哈马斯。
内塔尼亚胡作为强硬派,自年轻时就主张不与恐怖分子谈判,必须与哈马斯战斗到底。此前,在美国参与、埃及等国协调下,哈马斯与以色列进行了长达六周的谈判,最终无果而终。特朗普对此表示愤怒,称“去地狱吧,哈马斯!你们去死!”接下来的任务由以色列完成,相当于美国授权以色列采取行动。与此同时,阿拉伯世界也集体放弃了哈马斯。7月底,埃及、沙特等阿拉伯主要国家发表联合声明,谴责哈马斯的行为是恐怖主义,表明阿拉伯世界为了与美国和以色列的关系,准备放弃哈马斯这一组织。
哈马斯失去了外部支持,道义上的支持也荡然无存。此前它依靠伊朗的援助,但伊朗如今自顾不暇,无力再援助哈马斯。国际与国内环境共同给内塔尼亚胡留下了这个行动窗口。对西方国家而言,它们认为可以消灭哈马斯,但巴勒斯坦必须建国。然而,巴勒斯坦建国的前提是内部统一,不能四分五裂。如果哈马斯继续存在,和平无从谈起,建国更是空谈。只有彻底清除哈马斯,无论是一个小的、弱的,还是一个稍大点的巴勒斯坦国,才有可能建立。
然而,即便以色列全面占领加沙,也不意味着一帆风顺。加沙地带自1967年“六日战争”后被以色列占领,期间以色列一方面实施管理,另一方面鼓励犹太人移居此地。加沙此前由埃及代管,以阿拉伯人为主,这为哈马斯的滋生提供了土壤,导致此地长期动荡。2005年,以色列总理沙龙提出“脱离接触”计划,单方面撤军,让巴勒斯坦当局自行管理。起初,巴勒斯坦当局试图接管,但缺乏群众基础和力量,反而让哈马斯趁机壮大。等以色列意识到这一点,为时已晚。
如今,以色列已将哈马斯重创,若不趁机一举消灭,加沙未来可能再次出现类似组织,死灰复燃。即便哈马斯被清除,这一轮冲突中大量儿童死亡,无数人忍饥挨饿,以色列与加沙之间的仇恨有增无减。即便没有哈马斯牵头,也可能有其他组织或民众对以色列士兵射出仇恨的怒火。以色列若想长期维持加沙的和平稳定,恐怕力有未逮。
以色列占领后是否会考虑联合国部队介入,是否会考虑阿拉伯国家派遣维和部队,这一切都可以商量,可以谈判。但目前各方有一个共识:必须消灭哈马斯,否则此地永无宁日。
华亿配资-华亿配资官网-最新配资平台导航-炒股配资学习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